對于液體油污來說,如果污垢的去除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增溶作用上。那么,凡是具有增溶作用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都能很好地增溶油污并將其去除。同樣,如果污垢的去除主要靠的是乳化作用,只要HLB值適宜,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比其他類型的表面活性劑乳化去污能力強。據(jù)報道,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在低濃度下,去除油污和防止油污再沉積能力高于具有類似結構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圖:洗滌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影響洗滌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分子在固體表面上的吸附程度和定向排列方式。
因此,可以通過改變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結構來改善洗滌力。如:碳氫鏈長的增大可以提高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去污能力。具有支鏈和親水基團處于碳鏈中間的表面活性劑,其洗滌能力較低。對于給定碳原子數(shù)和端基的表面活性劑,當碳鏈為正態(tài)結構、而親水基團處于端基位置上時,它們具有最大的洗滌能力。研究表明:隨著親水基長度增大和從鏈中間向端基移動,表面活性劑的洗滌能力增高。但鏈長的增大有個限度,如果鏈長過大,表面活性劑的溶解性降低,洗滌效果下降。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親水基的屬性對洗滌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如飽和碳鏈被包圍時,影響吸附的定向排列,從而影響洗滌能力。對聚氧乙烯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來說,聚氧乙烯鏈增大,在固體表面上的吸附效應減小,導致洗滌能力下降,甚至消失。
綜上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洗滌作用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1、在溶解度允許的范圍內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洗滌能力隨疏水鏈增大而增高;
2、疏水鏈的碳原子數(shù)給定后,直鏈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比支鏈的有更大的洗滌能力;
3、親水基團在端基上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較親水基團在鏈內的洗滌效果好;
4、對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來說,當濁點稍高于溶液的使用溫度時,可達到最佳的洗滌效果;
5、對于聚氧乙烯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來說,聚氧乙烯鏈長度增大(只要達到足夠的溶解度),常導致洗滌能力下降。